跳至主要內容

年報2003

第一章
二零零三年大事紀要

1.1

二零零三年是艱辛的一年,持續的經濟低迷加上「沙士」疫症的衝搫,將香港的失業率推至歷史性8.7%的高峰。面對此挑戰,勞工處憑著積極、務實及進取的精神,上下一心,創出佳績,刷新多項服務紀錄。

1.2

由二零零三年七月起,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勞工科已經與勞工處合併。這個新組織仍沿用勞工處的名稱,並由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勞工)掌管,而他亦兼任勞工處處長一職。我們進行這項精簡架構工作,目的是更有效地把勞工政策制定和執行兩方面的職能合而為一,從而提高效率和節省開支。

「沙士」疫症對應措施

與「沙士」疫症有關的就業方案

1.3

鑑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士」疫症)爆發及為新一批畢業生於二零零三年暑假投入勞動市場作好準備,政府分別於二零零三年五月和七月推出兩套就業培訓方案,由勞工處負責統籌,並且動用11億5千萬元,開設合共53 550個職位/培訓名額。在這些職位/培訓名額中,有30 550個屬短期職位(其中8 350個是為青少年而設的臨時職位),其餘23 000個是培訓名額(其中6 000個為青少年而設)。

1.4

技能增值計劃旨在為受到「沙士」疫症影響特別嚴重的行業的從業員提供切合行業需要和一般性質的培訓。這計劃提供了17 000個培訓名額,為那些因疫症爆發而失業或放取無薪假期的飲食業、零售業、旅遊業、酒店業、客運業、大廈裝修業、地產業和航空及相關行業僱員提供為期八個星期的培訓。報名參加這計劃的比率約為九成,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許多學員表示能有機會重新修讀一些與從事行業有關的基礎課程和增進有關知識,非常難得,值得抽空進修。

1.5

為了解決本地家務助理市場的職位供求錯配問題,並推廣家務助理的服務,以便在「沙士」疫症過後改善家居衞生情況,政府在二零零三年六月推出了一項為家務助理而設的津貼獎勵計劃,作為與「沙士」疫症有關的就業方案之一部分。政府已為這計劃預留6,000萬元,向願意在並非其所居住的地區或在不受歡迎工作時段(即下午五時至翌日上午九時)內工作的合資格家務助理發放津貼。我們估計大約8 000名家務助理因上述計劃而受惠。獲批准的申請人每天將可領取50元的津貼,每月最多可領取24日的津貼或每年最多可領取144日的津貼。每名家務助理可獲發的津貼額最高為7,200元。截至二零零三年年底,獲批准的申請共有993宗。

為受「沙士」疫症影響的行業設立貸款擔保計劃

1.6

「沙士」疫症爆發後,政府成立了一項35億元承擔額的低息貸款擔保計劃,以幫助受疫症影響特別嚴重的旅遊、飲食、零售及娛樂等行業的僱主渡過難關及保留職位。勞工處協助推行及宣傳這計劃。該計劃在二零零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截止接受申請時,共接獲1 802宗貸款申請,其中1 559宗申請獲得批准,所批出的貸款額合共499,204,781元。成功申請貸款的僱主共聘用18 236名員工。

「沙士」疫症爆發期間的宣傳工作

1.7

在「沙士」疫症爆發期間,本處特別在各行業性三方小組及人力資源經理會上討論良好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以協助解決相關的勞資問題。此外,本處亦透過報紙及電子傳媒向僱傭雙方發放指引及參考資料。

有關「沙士」疫症的僱傭指引。
有關「沙士」疫症的僱傭指引。

檢討外籍家庭傭工(外傭)政策

1.8

本港自七十年代起已開始輸入外傭。多年來,輸入外傭的政策基本上維持不變。在二零零三年,香港特區政府全面檢討了外傭政策,作為制定人口政策工作的一部分。隨著是次檢討,我們在考慮過香港當時的經濟及就業情況後,在二零零三年四月一日按照既定的程序調整外傭的規定最低工資。此外,我們由二零零三年十月一日起,向外傭的僱主徵收《僱員再培訓條例》所規定的僱員再培訓徵款,所得款項會用作培訓及再培訓本地僱員,以提升他們的質素及競爭力。我們亦已加強執行標準僱傭合約的規定,特別是針對指稱僱主短付工資的個案;同時,我們已採取如上文第1.5段所述的措施,透過向本地家務助理發放獎勵津貼來推廣他們的服務。

就業服務

提升就業服務

1.9

年內,我們繼續加強對求職人士的就業服務,並推出了三項就業計劃,即「中年再就業培訓計劃」、「中年地區就業計劃」及「大學生就業培訓計劃」。本處全年共錄得66 100個成功就業個案,搜羅得的空缺達225 106個,兩者均是歷年來的最高數字。本處在十月錄得6 739個成功就業個案,更破了歷來單一月份的紀錄。

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 (「青見計劃」)

1.10

獲得四億元撥款,並於二零零二年七月展開的「青見計劃」在二零零三年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這計劃的目標是在兩年內為15至24歲、學歷在大學學位以下的青少年提供10 000個見習名額,進行為期六至十二個月的在職培訓。在僱主和社會夥伴的熱烈支持下,我們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達成目標,比預算提前八個月。截至二零零三年底,已有10 971名學員在本計劃下獲聘為見習生。此外,有7 632名學員由於得到個案經理的意見和協助,在公開就業市場找到其他工作。

學員在「青見計劃」及展翅計劃聯合活動中表演。
學員在「青見計劃」及展翅計劃聯合活動中表演。

青年職前綜合培訓-展翅計劃

1.11

在二零零三年,「展翅計劃」為大約10 300名15至19歲的青年提供職前培訓。除部分學員在完成培訓後決定繼續進修外,其餘的學員約有65%已成功就業。我們因應「沙士」疫症所帶來的影響,將新一屆計劃的培訓名額由12 000個增加至18 000個,讓更多年青人受惠。

學員參與展翅計劃舉辦的「展翅摯友營」活動。
學員參與展翅計劃舉辦的「展翅摯友營」活動。

開明僱主獎

1.12

這個獎項旨在表揚持開明態度聘用殘疾人士的僱主。在二零零三年,共有十間機構獲獎。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中)頒發「開明僱主獎」予十間得獎機構代表。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中)頒發「開明僱主獎」予十間得獎機構代表。

勞資關係

調解成功率創新高

1.13

在二零零三年,本處共處理427宗勞資糾紛及33 689宗申索聲請。經調解而獲圓滿解決個案的比率為65.1%,是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以來最高的調解成功率。

嚴厲執法‧杜絕欠薪

1.14

在二零零三年,勞工處成功檢控違例欠薪罪行的傳票達445張,比去年的139張大幅增加了220%。僱傭申索調查組繼續深入調查涉嫌違例欠薪的罪行,務求盡早提出檢控。此外,勞工處亦加強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醒僱主履行依時支付工資的法定責任,鼓勵僱員盡早提出申索及擔任控方證人。

強化政府、僱主和僱員的三方協商機制

1.15

年內, 我們舉辦了「凝聚僱主、僱員、政府三方力量,繁榮共創」研討會。該研討會深受僱主、僱員及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歡迎。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在「凝聚僱主、僱員、政府三方力量,繁榮共創」研討會上致辭。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在「凝聚僱主、僱員、政府三方力量,繁榮共創」研討會上致辭。

僱員權益及福利

加強打擊僱用非法勞工

1.16

我們調整了打擊非法勞工的執法策略,以期更有效保障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為阻嚇僱主聘用非法勞工,我們進行全港性的工作場所巡查,更經常根據情報,聯同警方及入境事務處採取行動。年內的聯合行動達36次,較2002年增加140%。為配合新的執法模式,我們加強情報收集,並廣泛宣傳勞工處的投訴熱線(2815 2200),鼓勵市民舉報黑工。我們亦積極宣傳執法行動的成績,以加強阻嚇及教育的效果。因此,本處年內查獲非法勞工的人數達490人,是歷年之冠。

勞工督察在聯同警方進行的打擊黑工行動中,查獲非法勞工。
勞工督察在聯同警方進行的打擊黑工行動中,查獲非法勞工。

改善「職業性失聰補償計劃」

1.17

《2003年職業性失聰(補償)(修訂)條例》在五月生效,為職業性失聰補償計劃引入一系列改善僱員權益的措施。主要的改善項目包括根據名義工資增長率,調高最低及最高的補償金額;調高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百分比;以付還方式支付聽力輔助器具的開支;增訂四種指定高噪音工作;以及授權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進行或資助復康計劃。

加強保障政府服務承辦商的僱員

1.18

為保障僱員權益,我們與有外判服務的政府部門加強溝通,以便這些部門可更嚴厲地監察其主要僱用低技術工人的承辦商。本處向他們提供違例承辦商的資料,以便部門向承辦商實施行政制裁。此外,我們舉辦連串簡介會,向部門及承辦商介紹勞工法例。我們亦迅速調查工人的投訴,加強巡查工作場所,從而執行勞工法例。

工作安全與健康

修訂法例改善建築地盤安全

1.19

為改善建築地盤的安全表現,我們在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修訂了《建築地盤(安全)規例》及三套與建築地盤相關的規例,把施加於建築地盤總承建商的責任,擴展至控制地盤內任何建築工程進行方式的其他承建商。

安全獎勵計劃

1.20

本處為飲食業和建造業舉辦了安全獎勵計劃,目的是在業界培養安全文化,提高僱主、僱員及其家屬的安全意識。上述計劃設有多項活動,包括安全表現公開比賽、安全及健康講座、巡迴展覽、工地探訪、電台節目、在「路訊通」播放宣傳短片,以及頒獎典禮暨同樂日等。

飲食業安全獎勵計劃評審員在參賽食肆進行評審。
飲食業安全獎勵計劃評審員在參賽食肆進行評審。
建造業安全獎勵計劃頒獎典禮暨嘉年華會。
建造業安全獎勵計劃頒獎典禮暨嘉年華會。

加強本地和國際合作

五一勞動節慶祝酒會

1.21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於二零零三年五月一日在禮賓府舉行五一勞動節慶祝酒會,表揚勞工界的貢獻。酒會由行政長官主禮,約有200名代表各職工會、僱主聯會和其他機構的嘉賓出席。

五一勞動節慶祝酒會。
五一勞動節慶祝酒會。

與其他勞工事務行政機關的聯繫

1.22

我們藉著進行訪問及參與國際勞工組織的活動,與其他勞工事務行政機關保持密切的聯繫和交流。在二零零三年六月,由政府人員、勞工顧問委員會的僱主及僱員代表組成的三方代表團,於日內瓦出席國際勞工大會,以了解國際勞工標準的最新發展。是次會議亦加強了代表團成員與其他國家/地區代表之間的聯繫,促進彼此日後的合作。

(前排)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其炎(右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大使沙祖康(右一)與勞工處助理處長(就業事務)曾健和(右三)出席第九十一屆國際勞工大會。
(前排)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其炎(右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大使沙祖康(右一)與勞工處助理處長(就業事務)曾健和(右三)出席第九十一屆國際勞工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