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自强
二零零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香港大学职员协会周年大会
劳工处处长陈甘美华致辞全文
陈会长,各位嘉宾:
今天十分荣幸,有机会参与贵会的周年大会。今年是贵会的三十周年纪念,能够和这么多在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中服务的人,一起庆祝这重要的日子,实在十分有意思。在大学里教学和作研究的,固然是站在教育的最前线,但没有你们勤劳不辍的支援和服务,教学的和学习的,也不免会事倍工半。
2. 你们今天给我的讲题是「逆境自强」。在进入这个题目前,我尝试和大家一起分析我们今天身处的世界。我特别想提出两点:第一,我们正身处一个变化极快的世界;第二,无人能够确切掌握所有资讯。
3. 当我说今天的世界转变极快,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快到什么地步呢?记得大约十年前,我写字楼里的电脑仍是共用的。只有珍贵的几部放在一间晚上要锁上的房间,用的人要走过去。当时每部电脑的容量大概是40MB,对当时的人来说,40MB记忆实在已大得差不多用不完。因为当时一个资料档案不过是10K以内(1MB=1024K),40MB的记忆体可放置几千个记录,这在当时的个人电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了不*的成就了。但时至今天,不要说是电脑的固定记忆,即使是暂存记忆体RAM,也已经增加到百多MB。而我们的档案大小,也由以前的5至6 K增加了千百倍,现时年青人上网下载一首 Twins 的歌,也用掉了3MB,如果以十年前的电脑储存今天的档案,放十多首歌进去便已用完了全部记忆。单是个人电脑的记忆体和档案大小已在十年间有如此翻天复地的变化,其他的,例如由科技进步引发的全球资讯共通共用,就更令人诧异了。
4. 本来,身处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如果我们能预先知道变化的方向,或变化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较为安心。可是,我们今天偏偏身处一个无法掌握所有资讯的社会。在二、三十年前,预测社会变化仍然是可能的。那时,国际间没有那么多千丝万缕的关系,地方与地方之间仍然大致可以各家自扫门前雪,人们只须掌握到身边发生的事,对将要发生的变化便可以大致预测。随着全球一体化,今天的世界成了一个单一、庞大、彼此二十四小时连在一起的市场,大到一个地步,没有人能真正知道在不同角落,不同的参与者会做些什么,而每一个参与者所作的,又对谁人有什么影响。以亚洲金融风暴为例,亚洲金融风暴是由泰国经济出现问题开始,按照传统的想法,某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对其他地方最大的影响,不外乎由于该地购买力减弱,跟着来自该地的生意减少,或在该地的投资回报下降。但泰国经济危机却引发出东南亚国家一连串货币和股市的贬值,拖连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下滑,原因在于国和国之间因为互相投资、买卖、贷款的关系,一地出现问题,其他地方跟着被拖累。在前面的日子,我们依然无法避免由外围环境带来的冲击,而这些冲击可能根源自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世界经济和政局变化多端,我们不免继续受美国、中东等影响,但亦并非不可能受南美或亚洲任何一个小国拖累,这些复杂的情况,远超一般分析家所能掌握。
5. 在面对一个多变和难以掌握的世界,我们难免会彷徨和不知所措,尤其香港近年的经济出现连番问题。我们的实质经济增长急速下调,楼价下挫引致不少业主成为负资产,失业率上升至八十年代以来的新高,企业裁员减薪。在种种坏消息环绕的情况下,希望防患未然是人之常情,亦是必须的。我在劳工处服务的这段日子中,每天接触不同的人,每个人背后又有不同的故事,我很乐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如何走出逆境的看法。在分享我的看法之前,先和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做「炼金师」(The
Alchemist, by Paulo Coelho),原着是葡萄牙文,至今已译成多国文字,全世界销售量超过三千万册。
6. 有一个少年人,名字叫做圣地牙哥,他自小爱旅游,到处认识这个世界,所以他的愿望是做一个牧羊人。他父亲多次尝试说服他放弃这念头,担心他一旦成了牧羊人,一生都没有稳定的居所。但最后,他父亲还是给了他三个金币,让他买一群羊,开始他的旅行。
7. 旅途中,圣地牙哥遇到一个吉卜赛女人,就把他常造的一个梦告诉这个女人。吉卜赛女人为他解梦,说在埃及的金字塔有一个宝藏,可以令他致富,但这个梦没有丝毫线索让他知道那里可以找到这个金字塔。圣地牙哥很失望,决定不再理会这个梦。
8. 不久,圣地牙哥遇到一个年老的智者。智者知道他打算放弃追寻梦中见到的宝藏,就劝他继续努力,又向他保证一路上必定会遇到帮助他的人。圣地牙哥听了智者的劝告,卖了他的羊,打算到达非洲后再打听宝藏的下落。
9. 到了非洲,圣地牙哥却在一间酒吧里,给人骗走了所有的钱。他身无一文,又在一个言语不通的地方,十分沮丧,频频自问:为什么一个人追寻自己的梦,竟落得这样的下场?他苦思良久,想到坐着自怨自艾也是没有结果的,不如转一下想法:虽然他在这里遇到挫折,但他不应该因为这是一个陌生地方而退缩;这只不过是个新地方,给他进一步探索。他又向自己宣称:我不是一个失败者,我是一个探险家,正在寻找自己的宝藏。
10. 圣地牙哥又肚饿,又疲倦地来到一间水晶商店,见到店铺里的水晶铺满了尘,就向老板建议为他工作。他在店里刷净每一件水晶,又将水晶重新摆设,吸引了许多人进店里买水晶。老板见到店铺生意重新好起来,就将一部分利润分给他。过了一段日子,圣地牙哥积了一点钱,就参加了一支骆驼队,预备横过撒哈拉沙漠,去到金字塔那里。
11. 在沙漠的日子里,圣地牙哥学了许多新的知识。他随着骆驼队进入了绿洲,绿洲聚居了许多部族,在那里,圣地牙哥爱上了一个叫做法谛玛的女孩。后来,他因为预先警告绿洲部族的族长有敌人偷袭绿洲,令部族脱离危险,得到一笔黄金作为酬劳。这时,圣地牙哥已有一大笔钱,又有所爱的人,根本不想再去找寻宝藏。
12. 但圣地牙哥遇到了一个炼金师,炼金师劝他:「你若停下来,放弃追寻多年的梦想,终久会停滞不前,到时,你也不会快乐。因为你知道,真正叫你停下来的,不是安稳的生活,不是家庭,是你的恐惧。」圣地牙哥听了,如当头棒喝,他立意克服自己对未知的将来的恐惧,出发寻找宝藏。后来,圣地牙哥终于在金字塔找到宝藏,回到他所爱的人身边。
13. 在四周环境安定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有自己的目标,例如供一层楼,让家人安居乐业;或者读一个课程,让自己的事业有发展的机会。但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却未必那么容易可以定下自己的目标。但是,越是混乱的日子,我们越需要目标去帮助我们在纷扰中定下心来,朝着方向前进。圣地牙哥能由起初全无线索,到最终找到梦境中见过的宝藏,就是因为他在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安稳的牧羊生活,或在被人偷走所有钱后,始终仍认定寻找宝藏是他的重大方向,虽然这个方向有时因为天时和环境暂时搁一旁,但却在无论得意和失意时,成为他的动力。圣地牙哥的宝藏,又令我想起陈先生的故事。
14. 陈先生是家中的经济支柱,早年曾做过电器及消防工作,由于经济低迷,开工不足,他又没有专业电工牌照,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到了这些时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付方法,有人会转行,有人会放弃,陈先生却选择了再继续下去。他先读了一个维修的课程,补充了自己的技术不足,继而,他再自费考到电工牌照。可是,陈先生并不单单满足于拥有一个专业牌照,他希望可以有自己的生意。为实践这个梦想,他进一步读了一个自雇课程,期间更藉着组织维修服务队,尝试与客户洽谈生意,得到初步的经验后,他终于决定一偿心愿,与朋友组成一间公司,开始了水电维修的生意,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梦想迈进。
15. 我们虽然未能知道陈先生的寻宝之旅最终结果如何,但清的目标,是冲出逆境的动力,带领着陈先生在不够工开的时候,走出埋怨和失望的死胡同,走向新的方向。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梦想,却并非都能走出逆境呢?圣地牙哥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圣地牙哥最失意的时候,是当他卖掉所有的羊,踏上寻宝旅程,却在非洲一个言语不通的陌生地方,给人偷走所有的钱的时候,这时他的失望,无助可想而见。他可以一直坐在那里怨天尤人,咒駡社会制度不完善、世界不公义,然后悲叹自己时运不济。可是这样一来,他就只能成为一个愤怒潦倒的人,无法结集力量,另找出路了。可是,这个故事能有一个愉快的结局,是因他在挫折之余,选择了改变自己的观点。他身处陌生地方的时候,没有畏缩,他认定这是一个新地方,是一个有需要去摸索、去认识的环境。而他也调整了对自己的看法,他不是一个倒霉蛋,而是一个探险者。这些积极的思想,帮助他有力量在逆境中,可以多走一步。而生路,就往往是走多一步闯出来的。
16. 现实的生活中,即使是有同一际遇的人,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些人破了产也仍然想办法做些小买卖,找新的机会,有些人却会因失去工作而变得愤世疾俗,觉得全世界都对他不*,转而意志消沉。在为求职人士找寻工作的过程中,我的同事也和我分享过:最难找工作的不一定是低学历、低技术的人;反而那些曾作过中高层管理,现在需要适当地向下调节的人,如果太眷恋昔日的光辉,会难于适应市场的改变,找工作会更为困难。在故事中,圣地牙哥在遇到挫折,没有羊给他牧放时,可以转去为一间水晶店打工,等到积蓄足够本钱后,再继续他的梦。今天若我们是在逆境中,为何不可以调节一下本来的期望,待雨过天晴,才再向自己的方向迈进呢?
17. 无可否认,经济逆转往往会引发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例如失业、减薪、无法供楼、或生活出现困难。有子女或父母需要照顾的话,困难便会来得更快。这令我不期然想起上一代的生活智慧:「积谷防饥」,为逆境作一点预备。这个预备,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技能上的。金钱上的预备,可以是一份积蓄,又或是一项可变卖的投资,要能够在骤然失去工作时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一段时间,给自己有一点时间去整理自己,再寻路向。而技能上的预备,即是有一门技能,这技能在平时可能不大用得着,但在生活出现困难时,能帮助你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不用落得太狼狈。我有一个朋友,在大学时修读会计,她十分讨厌这个学科,还几乎毕不了业。毕业后,她投身服务业,准备永远和会计科目说再见。可是,许多年后再见她,她竟然告诉我,虽然她一直不喜欢会计,但无论她是转工,甚至移民,在生活彷徨无着的时候,会计往往救了她一把,因为市场上长期有这类型工作,只要她肯做,总可以养活自己。不过,我的朋友的经验是很过时的例子了,今天,你若要找一门技能,可能是在英语外再学一种语言,考一个专业试,也有可能是最新的电脑技巧。你的选择可以很多,最重要是适合自己,有好的准备。
18. 当然,无论做些什么,有过这经验的人都知道,到真正的逆境来临,仍然会像是天塌下来,世界变色,甚至觉得真正头头碰着黑。如果恶劣的情况延续,挫败感笼罩,可能再清的人生目标也变得全无意义。我见过有些求职人士,便是因为受到失业影响,整个人信心全失,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圣地牙哥很幸运,在他彷徨时,常常有人给他意见,给他机会。我见到的例子,也是人到了失意的时候,是否捱得过去,往往有赖身边的家人、朋友鼓励。当事人每每在脱离难关后,回顾时深深感激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我觉得,这些支持和鼓励,既能在逆境中助我们坚持,便应在顺境时多培养。香港是一个很忙,压力很大的地方,因为忙,所以亲戚、朋友遇到了困难也未必知道,不少人都是在逆境中孤军作战。所以我很高兴见到一些志愿团体(e.g. 以我们所知,一些以社区为单位的服务机构,例如明爱社区中心,有将失业人士组成小组,定期聚会,藉以互相分享经验,提供支援),组成失业人士的支援小组,定期聚会,分享失去工作后遇到的问题,透过互相倾诉,纾减内心的郁结。可是,如果这些支援系统,能在日常生活圈子中发展,那就更加有备无患了。
19. 各位,活在香港这个每天都充满着新挑战的地方,有危机感,想要早作准备实在是理所当然。圣地牙哥的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可以怎样一步步跨过环境带来的阻碍,到达他的目标。我觉得,香港人的经历,和圣地牙哥有相似的地方。战后的香港,百废待兴。那时,我们的上一辈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找生活。那知道,在数十年间,我们竟成为了东南亚一个经济奇迹。当我们满怀信心,向着更富庶的目标迈进时,却遇到了挫折。面对挫折,面对急速改变的世界,对未知的将来的恐惧,我们是选择坐着埋怨,或是另辟新天地呢?炼金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会叫圣地牙哥放弃追寻宝藏的,是对未知的将来的恐惧。今天,我们也许有相同的忧虑。聪明的圣地牙哥,听从了炼金师的劝告,克服恐惧,一步步勇敢向沙漠迈进,最终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宝藏。如果我们今天选择放弃,选择妥协,最好的明天也只会和今天差不多。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难以完全掌握的世界,变化是理所当然。我们所需要的,是拥有气,决心再走下去。清的目标,是冲出逆境的动力。而生路,就往往是走多一步闯出来。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结集身旁的人的力量,彼此支持,「天助自助者」,必定能到达我们的宝藏。
20. 多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