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Action S4」经验分享暨研讨会 (2004年1月16日(星期五)上午10时30分)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常任秘书长(劳工) 张建宗先生演辞

方女士、郑教授、王博士、各位同工、学员、新闻界朋友:

早晨。多谢各位今日参加这个研讨会。

2. 政府非常关注就业问题,刚在上星期发表的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宣布政府会预留12亿元推行三项就业措施。就青少年而言,我们会延续约2 700个青少年的临时工作岗位,并额外拨款3亿元继续推行「青少年见习就业计划」,让10 000名青年人受惠,以及投入3千万元推行一项新的试验计划,协助约1 000名青年人自雇创业。虽然面对严峻财赤,但政府仍然投放大量资源协助青少年就业,显示了我们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及对培育青年人的承担。

3. 我们明白,仅靠投入资源并不能解决错纵复杂的青少年就业问题,而更加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全方位的投入和支持。我们需要大家「一心一意」:一颗赤诚栽培待业青少年的心,以及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情意。这份心意,会重燃待业青少年内心希望之火,令他们建立「S4」的信念,即是自尊(Self-respect);自省(Self-reflection);自信(Self-confidence)和自强(Self-enhancement)。这正正就是我们推行「Action S4」的目标。

4. 当「Action S4」推出之初,大家或者会对这项计划的概念存疑,因为这四个「S」都是较为抽象的名词。到了今天,我们可以亲眼目睹计划丰硕的成果。这份成就是我们共同拥有的。265位学员以前可能在职场上屡战屡败,或者是由于个人问题,包括情绪、行为方面的困扰,而遭遇求职障碍。不过,在六个月的见习就业期里,他们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在六个月的见习就业期里,我们跨界别的协作同样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5. 265位「Action S4」的学员,分布于38间提供见习就业机会的服务单位,其中194位已完成为期六个月的见习就业,另外有29位临近见习期满时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而提早离职,合共占参加者超过84%。相信各位专事青年工作的同工,都会深深体会到,以「Action S4」学员的背景而言,有此成绩实在令人欣喜。学员亦证明了「Action S4」令他们有所盼望,同时把他们潜藏的能力释放。一个机会,成为了他们「争气」的力量源头。

6.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郑教授,正领导一个专家小组,评估「青少年见习就业计划」的整体成效。专家小组在检讨「Action S4」之后,发给了我们一份极为鼓舞的成绩表。多方面严谨测试的结果,证实了参与的学员在自尊、自省、自信、自强各方面均有所提升;而学员的就业能力,包括心理状态、职业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等,亦有明显的改善。详细的分析,稍后会由郑教授和王博士跟各位分享。专家小组斩钉截铁的建议-「计划值得继续推行」-同样把我和我的同事的自尊、自信提高,推动我们自省如何做得更好、如何进一步强化这项社会工程。

7. 我们明白,参加「Action S4」的都是「青见计划」中,相对上处于弱势的青少年。除了要让他们重新有所冀盼外,更重要的是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雄心,以及刻苦奋斗的精神。这需要每一位参与培训学员的同工,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一心一意为培育青少年付出心血。在背后大力推动的社联、担当统筹工作的同事、各位在职培训导师、个案经理,您们的关顾、耐性、坚持、精神、时间,已经深深打动了学员的心,重燃了他们希望之火。这股跨界别协作的力量,为我们全体人员赢得一项令人振奋的成绩,同时也为培训青少年树立楷模。在此我向各位致敬。稍后的经验分享,正好给我们互相砥砺学习的机会。

8. 在新一期的「Action S4」中,我们希望可以精益求精。我们会考虑按学员的情况延长在职培训期、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务,务求:

  • 进一步提升学员的个人素质;
  • 加强对个案经理及在职培训导师的支援;以及
  • 推广「Action S4」的理念,动员更多机构培训青少年。

稍后,我的同事会征询各位的意见,以了解新一期的计划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学员怎样可以获益更多。

9. 我知道,在推行「Action S4」时,不少同事要日以继夜地工作,以协调各方关注的事情和解决有关的问题。不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我们的辛劳,是十分值得的。看见有自信、有希望的首届毕业学员陆续入职,正是给我们的最佳回报,也为我们提供了再接再厉的原动力。其实,我也有所盼望,就是能够继续得到各位的全力支持,令「Action S4」成为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就业支援计划。

10. 多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