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劳顾会正式成立。
- 在成立初期,劳顾会成员包括大公司、政府部门和军部的代表。当时并无雇员代表。
|
 |
|
劳顾会发展成为一个由三方代表参与的组织,由劳工事务主任担任当然主席。
- 外籍雇主、华籍雇主及大公司雇员各有三名代表出任委员。
-
劳工事务主任是劳工办事处的主管,该办事处原辖属华民政务司署,于1946年成为独立部门(即现在的劳工处)。
|
 |
|
劳工处处长成为劳顾会的当然主席。
|
 |
|
劳顾会重组,并且首次有经选举产生的委员。
- 在代表雇主的四名委员中,有两名分别由香港雇主联合会及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提名出任,另两名分别来自外籍及华籍雇主的委员则由政府委任。
- 在代表雇员的四名委员中,有两名由职工会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而其余两名则由政府委任。
|
 |
|
劳顾会增加四名委员,人数增至12名。
- 在六名雇主代表中,四名由雇主组织提名,两名由政府委任。
-
在六名雇员代表中,三名由职工会选出,三名由政府委任。
|
 |
|
劳顾会委员的任期由一年延长至两年。
- 经选举产生的雇员代表由三名增至四名,而委任的雇员代表则由三名减至两名。
|
 |
|
由雇主组织提名的雇主代表及经选举产生的雇员代表均由四名增至五名。
|
 |
|
出任劳顾会的委员可支取津贴,亦可提出会议议程项目。
- 出任劳顾会的非官方委员在每一任期内可支取津贴,委员亦可提出议程项目,在劳顾会会议上讨论。
|
 |
|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常任秘书长(劳工)成为劳顾会的当然主席。
- 于2003年7月,经济发展及劳工局辖下劳工科与劳工处合并。这个新组织仍沿用劳工处的名称,并由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常任秘书长(劳工)掌管,而他亦兼任劳工处处长。
|
 |
|
劳工处处长成为劳顾会的当然主席。
- 政府于2007年7月重组总部政策局,并重设劳工处处长一职。劳工处处长成为劳顾会的当然主席。
|
|